Windows 8:令人愤怒的操作系统

|  阅读量 | 分类: IT业界 | 作者: admin | 时间:2012年06月12日 00:00

无论你做好准备与否,Windows 8将很快到来。它有如一列满载变化与不安的火车缓缓驶向世界,巨大的改变将会使上百万Windows用户的生活陷入一团乱麻之中。长久以来,在在硅谷人的眼里,Windows像抗生素一样,是一门无聊、毫无新意又无处不在的技术。但是在下半年,新的操作系统将会让用户大吃一惊,从此刮目相看。然而任何技术的再设计都需要一段适应期,正如现在仍有大把XP用户一样。在接受Windows 8前,对这个新家伙的第一印象恐怕是让人头大如斗的混乱。虽然过后不久人们就会发现,大多对新系统的抱怨只不过出于因不适应而产生的条件反射性负面情绪。话虽如此,但是Windows 8的确仍有一些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

微软的三个月“顾客试用”期中,试用的客户在微软提供的平板电脑上体验新的Windows 8系统。可以说,微软在优化触屏产品上花了很大的功夫,Windows 8可以称得上是苹果iPad的劲敌。然而,在微软传统优势的个人电脑上,Windows 8的表现则令人担忧。上周四,微软发布了Windows 8的“预热版本,最终正式版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是出售。一些用户在三星笔记本上试用过后,愈发担忧该操作系统与非触屏产品的磨合。Windows 8试用的用户体验反馈称,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Windows 8就像独自在茫茫海上航行一样迷茫。困惑、无语、瘫痪、愤怒,最后不得不忍痛修改已完工大半的工作。微软有理由进行如此激进的改变,因为iPad的大受热捧已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威胁。公司想要在平板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即是该努力的成果。可是Windows 8在引导用户适应新变化时却失败了。许多在个人电脑上已习以为常的操作(比如开始菜单,文件管理器,运行的程序排列在窗口下方)被改得面目全非。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需要进行重新学习。

技术企业家迈克尔.梅斯(Michael Mace)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7千4百字的长文,名为《恐惧、愤怒与Windows 8》,全面阐述了Windows 8的改变与影响。Windows 8某些时刻的确可以让人怒到发疯。比如在Windows7或Mac里,当欧美用户要更换银行支付系统时,只需同时打开两个相邻网页把旧信息复制到新网页上即可。然而在Windows 8的Metro界面中这变成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个程序都以全屏显示,所以用户只能一次打开一个网页,在复制信息时只能不断地切换,这让人十分崩溃。(其实在Windows 8上进行多窗口工作是可以的,只需把Windows 7模拟在新操作系统上即可,但是微软显然希望新界面可以成为微软的主要界面,因此在试用时,客户会尽量试用该界面。)

不断的切换窗口已经够让人崩溃的了,但是切换窗口的方法更可称为“麻烦”。在一台可触电脑上,切换网页需要滑下标签页再点击网页图标——这看起来是再简单轻松不过的了。可实际上,使用触控板后感觉更糟。为了打开Windows 8浏览器的标签,用户必须使用两个手指点击触控板,接着再换成一个手指来点击想要的标签。这听起来容易,可是这样的操作每次都需要半分钟以上,编排工作就变得非常烦人。

当用户将已选文件复制到另一个页面时,情况就更困难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当你想要转换页面时,你的手指却不停的在选择文件;相反,当你要选择文件时,页面又开始不停的切换。最终,切换页面复制信息的工作变得一团糟,用户也不得不使用旧Windows 7笔记本来修改银行账户。

在收到用户反馈后,微软已考虑推迟Windows 8的发布。上个月,Windows用户产品体验主管詹森.哈里斯(Jensen Harris)在他的长博客中列举了Windows27年来的变化。他提到,一开始人们总是很讨厌这些变化直到他们习惯后并爱上它们。“人们对新变化意见多多,于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哈里斯说,“无论何时,改变用户界面在用户心里总是不舒服的。”但是他接着补充道,在经过所有的微软测试后,公司发现人们是可以克服这些最初的不快。“人们总能适应变化”哈里森如是说。

的确,Windows 8的改变并非都是失败,它仍有许多让人爱不释手的地方,特别是它的起始页面。在起始页里,能显示所有程序信息的“活图标”代替了之前的小图标,并且所有任务的速度都提升了。(人们再也不需要点击“天气”应用来查看天气了,因为电脑首页就会显示。)微软决定让新Windows应用都进行集中式储存,而不再是从网上任何地方都能下载,这样大大提高了运算的安全性。可不知微软是否知道大量的Windows用户正打算抵制新界面。如果微软希望保持并扩张它操作系统的霸权,最好将新界面好好修改一下,让它更符合屏幕操作,但是这大概远远不够。

来源: QQ/微信:lusongsong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