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浏览器这轰轰烈烈的20年

|  阅读量 | 分类: IT业界 | 作者: 鸿宇-松松推广 | 时间:2019年02月09日 14:30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微软公司1995年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1-6版本原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中文名为:网络探路者;7以后版本改为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中文名为:IE浏览器。

IE浏览器这轰轰烈烈的20年 IT业界 第1张

作为Windows系统的预装浏览器,只要是用过计算机的人,就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今IE虽然已经停止更新,但依然在90%的电脑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它的最大用途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用来下载其他浏览器。

是的,尽管IE曾占有相当多的使用率,却因种种糟糕的用户体验,一步步走向了被淘汰之路,被其他浏览器取代:国外有Chrome,Firefox,Opera;国内也有搜狗,360,UC等一系列浏览器,将用户群体层层分割,各自在浏览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IE,俨然从曾经的老大哥变成了人人嫌弃的松子,连在夹缝中生存的资格都失去了,于2015年被微软彻底放弃,成为一段历史。

意气风发年少时

1995年美国的夏天,互联网还是一个荒蛮世界,只有懂些程序技术的人才玩得起。为了方便大众更好的"网上冲浪",名为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程序诞生了。第一批上网人群接触最多的一个词可能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写www。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早期互联网的全部。事实当然不是这样,万维网不过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系统。而造成这种错误印象的原因在于,最早期的时候,普通人在网页上看到的所有内容的确来源于此。

当时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浏览器名为Netscape Navigator,中文译为网景导航者,使用率占所有浏览器使用率的70%左右,而此时刚刚诞生没多久的IE1只是个无名小卒。但这个无名小卒却有个好爹:微软早已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拥有着网景无法比拟的经济优势。这也是后来IE超越网景的基础。

IE浏览器这轰轰烈烈的20年 IT业界 第2张

1996年开始到2000年,微软与网景开展了长达4年的商业战争,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开始了。双方拼了命的更新自己的浏览器版本,浏览器功能越多越好、对手越难以照抄越好,好不好用不是重点,但一定要激进、大胆。IE浏览器更新的时间甚至不超过一年:1995年11月22日,微软IE2发布;1996年8月13日,微软IE3发布;1997年9月,微软发布IE4;1999年3月18日,千禧年前的最后一个版本,IE5也发布了。

如此密集的更新频率使IE极不稳定,但却能把网景挤出市场:自96年开始网景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缩水,终于在2003年被IE彻底击垮,市场占有率不足1%,一代浏览器老大死无葬身之地。而IE,也从当初的那个无名小卒,一步步坐到了浏览器话事人的位子上,拽走了网景手中的龙头棍。

属于IE的时代,到来了。

臃肿油腻的中年

2001年8月27日,微软发布IE6供Windows 98/SE、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和Windows ME用户升级安装,但这些系统的表现都不尽人意。直到2001年10月25日,有史以来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正式上市时,IE6才伴随XP系统开启了它的荣光之路,给了网景最后一刀。此时时间来到21世纪,之前微软的Windows 2000 系统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用户使用,但XP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些。

如果IE能完善自身的各种功能,凭借此时IE百分之九十的使用率,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晚景凄凉的下场,可就像太多故事中的那样,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上了王位,开始变得油腻,臃肿,最终受人厌恶。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除了伴随XP系统升级的几次小更新,IE6再无更大动作,完全不是那个当初更新频繁的IE了。

而这5年间,IE6对网页兼容、卡顿等一系列问题,招致了很多用户的不满。但微软的傲慢和怠惰,没有重视用户的反馈,也正是这个原因给了其他浏览器超越IE的机会,由此开始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在这种背景下,浏览器市场大致分两个方向发展:

IE浏览器这轰轰烈烈的20年 IT业界 第3张

一是在IE内核的基础上扩充功能:大多数在美化浏览器皮肤的基础上加入了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实用、先进的功能,一举蚕食了IE巨大的市场份额。

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研发新的浏览器:苹果公司利用自己的Webkit内核研发了Safari浏览器;比IE年龄还长却一直默默无闻的Opera,放弃了自己研发的Presto内核,开始用Webkit内核研发新款浏览器;网景公司被非盈利组织Mozilla基金会收购后,采用Gecko作为内核研发FireFox浏览器;谷歌也发布了以简洁、快速著称浏览器Chrome。

慢慢的微软觉察出了问题,于2006年发布了IE7、2009年发布IE8,但IE7/8相比当时其他浏览器,无论是在创新还是在体验上都差很远。因此,IE的市场占有率自2003年见顶后逐步下跌。

由此开始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越来越多的浏览器被人们熟知并且替换IE6成为默认浏览器,并且也有不少浏览器测试网站产生,用来表明IE6的网页显示是多么不靠谱。后来,微软终于重视了这些问题,于2006年发布了IE7,2009年发布IE8,但IE7、IE8相比于当时其他浏览器,无论在速度还是体验上都非常糟糕,因此,IE的市占率自2003年见顶后逐步下跌。

臃肿的王被赶下了王座,IE迎来了它的晚年。

垂死挣扎的凄凉晚景

在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失误后,微软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了IE9,IE9刚发布后一个月,2011年4月11日,微软便提供IE10 PP1的下载,仅支持Windows 7以上用户安装,仅两个月后,微软又提供IE10 PP2,可以看出微软对于IE开发进度的加快,但有些太晚了。平心而论,这两款IE的使用手感还是蛮不错的,但公共对IE的理解还停留在IE6时代,卡顿几乎成了IE的代名词,没有人会再去使用一款"又土又卡"的浏览器了,浏览器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今日的稳定局面,不容得IE再来分一杯羹。即使是2013年6月26日发布的IE11,也最终随着Windows8的暴死而暴死,再也没能掀起什么波澜。

IE浏览器这轰轰烈烈的20年 IT业界 第4张

在错过了太多机会,失去了太多市场之后,IE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焉:2015年3月,微软公司正式宣布放弃IE浏览器,成立 Project Spartan 的崭新项目,着手开发下一代浏览器。2016年1月12日起,微软停止为IE8/9/10 这些旧版本的IE 浏览器提供技术支持。至此,一代传奇IE浏览器成为弃子正式下葬,留下一段臃肿卡顿的嘲笑,彻底成为了历史。

尾声

虽然IE已死,但市面上大部分浏览器依然使用IE内核,这也侧面证明了IE曾给业界带来的冲击。尽管后来微软又尝试过Microsoft Edge浏览器项目,作为IE的接班人出现,但市场反响很平淡,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了。回顾IE浏览器的一生,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竞争的风起云涌,跟不上潮流的事物只能被无情淘汰。

商业竞争,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你们现在又在使用哪款浏览器呢?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来源: QQ/微信:lusongsong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