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笔记|双创风吹过,我家乡的江苏小城却依然“有心无力”

|  阅读量 | 分类: IT业界 | 作者: 无名-松松推广 | 时间:2017年02月04日 15:28

2017年春节假期,我们回到家乡。

我们来自地北天南,我们来自农村和城市。

我们关注"双创"浪潮下的时代进程,我们也关心家乡的变与不变。

山区小镇的互联网奇缘,沿海农村和互联网金融如何擦出火花?被投资人遗忘的东北青年如何创业?……

回乡笔记|双创风吹过,我家乡的江苏小城却依然“有心无力” IT业界 第1张

今天起,寻找中国创客将推出“回乡笔记”系列报道,记录家乡和互联网、创业、投资之间的故事。

以下,enjoy~

“在南通的咖啡馆里,肯定没有人聊创业”。曹胜虎还没有落座,扫了眼熙熙攘攘的星巴克说。

曹胜虎是江苏南通一家创业孵化器的运营总监。 近一年多来,他看了二百多个项目,跑遍了当地的政府部门。要在一个沿海小城创业,曹胜虎的感受只有一个字“难”。

找人找钱找方向,这是每一个创业者从0开始的必经路程。而摆在一个小城创业者面前的,却是没人没钱没方向。

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南通借助港口开始拥抱市场。现今,成长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

而在这场双创风里,数不尽的小城、小镇被遗忘了,忽略了。更准确说,面对这场风暴,它们有心无力,南通是其中一个。

纯互联网模式在这里走不通

在创业者的眼中,城市的划分不再以经济规模衡量,而是被分为一线创业城市、二线创业城市。北上广的界限被打破,北京、深圳、杭州,属于一线创业城市;上海、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划进二三线创业城市。

2016年,曹胜虎去了两趟北京。中关村的咖啡馆已经冷清,但是站在街头,他听到了令他兴奋的交谈,“新的版本什么时候上线”、“这个bug怎么修复”。

这是他梦想听到的创业声音。回到沿海小城,“连一个正经产品经理的职位都没有。”

其实,这两三年里,南通正经历着一次剔骨式的变革。平坦笔直的马路,拔地而起的高楼,紧连的商业圈,这座城市崭新得像一个刚刚拆封的新玩具。

回乡笔记|双创风吹过,我家乡的江苏小城却依然“有心无力” IT业界 第2张

南通新城区拔地而起的高楼

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中国城市GDP排名中,南通位列24名,江苏省排名第四,6120亿元,同比增长9%。排名在前的依然是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城市。

为了鼓励创新创业,南通政府成立了多个孵化器支持创业公司。据曹胜虎介绍,孵化器多达十几个。他所在的孵化器由南通企业家募集了1亿资金支持互联网创业项目。同时,银行也投放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创业。

但是背靠上海的南通面对这场创业风暴,剩下“有心无力”。

与北京、深圳的城市冒险精神不同,上海更为保守,经济依赖金融、港口等传统行业。摆在南通面前的是,家纺、港口、建筑等本土优势,却撞不上创业风口。

此外,长三角地带缺少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企业。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巴巴,围绕着坐标,这两座城市生长出各自的体系——腾讯系、阿里系。

纯互联网模式在这里走不通。没有北上广的用户,也不具备等同的消费能力。2015年年底,曹胜虎见过几家想做O2O的项目,以外卖、配送为主,但是资金烧了一个月,曹胜虎就再也没听说过它们。

“冒险创业不如找份好工作”

2011年,曹胜虎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毕业,进入一家航空公司。两年后,他辞职创业,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

冒险创业在南通并不常见。“回南通找份好工作”、“去上海安家落户”,是父母的殷切期望。虽然回家谋生的工资三四千,在父母看来已经很好,开销低,不用缴纳高昂的房租,靠着父母吃穿住行,再好不过的选择。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创业意味着放弃安稳的生活,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这是一种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选择。而生活在一个沿海小城,创业不是生活的第一选择,更多人青睐安稳平静的生活。

这几年,南通迅速发展,高楼随处可见

在美国东部留学的褚文韬,也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相同的劝诫。大学期间,他休学创业,遭到母亲强烈反对。当时,褚文韬和几个同学在台湾办了一个暑期学校。在美国,暑期学校可以修学分,他们创建的暑期学校得到了美国前300名学校中100多家的认可。

一年后,他将自己股份的大多数卖给了其他合伙人。现在,这个创业公司仍在继续运转 。但在母亲看来,这一次创业更像一次瞎折腾。

除了长辈对于这一代人安稳的期望,创业者还要面临创业失败带来的挫折。

经历了一年多在创投圈的历练,曹胜虎不忍直视第一次创业,“说起来都是泪”,甚至不愿意回想。

那时,他计划做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事情。他包下农村的五亩地,种了数百棵树莓树。此前,他跑遍上海郊区试图找些高质量的蔬果。

但是一年后,这些树木一棵一棵被拔光了。从种植、包装、销售,在这条预设的道路上,一个人走太难了。而农业创业靠天吃饭,遇到的壁垒远不是加上互联网就能搞定的。

曹胜虎所在的孵化器提供投资+孵化的服务,他称这在南通属于“稀有物种”。在一个创业资源贫乏的小城,想要找资本、合伙人、推广渠道,更谈不上创业媒体,众多媒体依然集中在北京。小城创业者的起始资金烧完后,一腔热情终将消耗殆尽。

此外,饿了么、滴滴的成功给了很多人信心,大家萌生出“不妨在本地试试”的野心。但是不同于北上广用户的消费能力、用网习惯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饿了么”的成功对于大多数人说,并不能解决痛点,只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一位南通司机说起“滴滴”来,并没有给他带来客户的增长,成为一种“无所谓”。

没人没资源,方向又不对,其他二线创业者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就像烧了一个月的O2O项目一样,不了了之。

结合本土资源、依托大平台创业

曹胜虎说,在小城创业,得想办法结合南通本地优势资源,比如家纺。

2015年时,我第一次从创业者口中听到南通。一时打了个激灵,南通与创业沾边,正是因为家纺。这位创业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居住软装修,他跑到南通,查看当地家纺市场,为用户定制窗帘等家纺用品。

罗莱家纺属于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而市场占有率却很低。南通有几家公司做起B2B的生意,对接布料生产商和加工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曹胜虎认为,这个行业有市场,有痛点。

但是转眼,他又有更多的隐忧,传统行业水深,利益纠葛,而今产能又逐年下降,这些问题都不是加上互联网就能解决的。

今年春节,褚文韬没有回家过年。在美国奥兰多,有一个教育会展等着他。

这是毕业后的又一次创业。他把VR 加进教育,将3D建模融入游戏中,开发素质教育课程。第一次创业后,他以为自己很懂教育了,又开始创业后,才知道当初都是异想天开。

项目开放后,他去过南通开发区一所实验小学。学校一间教室里摆放着各种机器人、3D打印机等人工智能设备,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令褚文韬震惊,“放在北京学校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是国家十三五中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南通大多数小学已经被配备了电子白板,黑板变成了一块可触摸屏幕。除此之外,教室也改装为录播教室,摄像头可以追踪教师的轨迹,课程上完后就有完整的课程视频。市场的需求给了褚文韬信心。

曹胜虎身边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依托大平台创业,比如今日头条淘宝百度等,成为地区代理商。但是这种创业,在曹胜虎眼中,更像是小生意,远远称不上创业。

当地政府为了鼓励创业,保持创新竞争力,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政策,创立平台。春节前,南通市人社局发出一封《致南通籍高校毕业生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实施“通籍人才归雁计划”,吸引南通籍毕业生回家创业,打造“创新之都”。

1月30日,中国南通留学人员创业园获人社部批准建立,成为长三角北翼首家国家级优质留学人员创业园。

2016年10月,曹胜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区块链,是他看中的未来新趋势和新方向。

记者 / 曹忆蕾

编辑 / 张慧敏

来源: QQ/微信:lusongsong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