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的今日头条,成了第一家媒体独角兽

|  阅读量 | 分类: 移动互联网 | 作者: 章鱼 | 时间:2019年08月07日 13:31

尽管早早地为今日头条下了这样的定义,张一鸣还是在2016年初邀请一众主流媒体和新闻学者开了一场「未来媒体峰会」,他也分享了自己对媒体发展史的看法: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信息过滤的权利让渡。即信息的空前膨胀,让人们无法仅仅依赖媒体就完成信息过滤。

算法分发是今日头条给出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至少从用户使用时长和商业来上来看,这个方法是奏效的。张一鸣也第一次提到了「复制」今日头条模式的日本新闻app——SmartNews。

日本版的今日头条,成了第一家媒体独角兽 移动互联网 第1张

而在8月4日,据Bloomberg报道,SmartNews刚刚宣布获得来自日本邮政资本(JapanPostCapital)的2800万美元融资,它的最新估值也达到了11亿美元。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这是自2015年以来,第一家在估值上达到独角兽级别的媒体新创公司。

SmartNews由东京大学研究院KenSuzuki创立于2012年,和今日头条在同一年上线,它和今日头条也稍微有些不同。在公司使命中,SmartNews将自己定位于「向世界分发高质量的新闻」,而不是那些充斥互联网的猫猫视频或「滤镜下的肥皂泡」。

因此在具体做法上它和今日头条也稍有不同,虽然都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但SmartNews倾向于选择经过验证的质量较高的新闻源,如彭博、《纽约时报》、BusinessInsider、Vox(TheVerge母公司)等,然后由算法分发高质量的热门内容。

日本版的今日头条,成了第一家媒体独角兽 移动互联网 第2张

KenSuzuki还特意指出了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推荐的弊端,「个性化推荐通常会让人们的兴趣变窄,我们试图用个性化推荐技术来拓展人们的兴趣。」

所以,SmartNews也更像一个媒体,不过它和今日头条一样,更加关注用户使用时长。目前,SmartNews的用户平均每周花在app上的时间为6个小时,当然,这个数字相比今日头条的日均使用时长1小时以上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除了日语,在2014年,SmartNews还进入了美国市场,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它在美国和日本共有2000万月活跃用户,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0%,在后移动互联网时期,这也是它能获得高额的融资和估值的最重要原因。

在SmartNews之前,新媒体公司Vice和BuzzFeed都达到了独角兽级别,它们也代表了互联网兴起后的第一代「新媒体」。

BuzzFeed创始人JonahPeretti曾经是美国最成功的博客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之一,后者以开创性的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闻名。

离开《赫芬顿邮报》后,JonahPeretti将此前尝试过的用自动化程序筛选每日最热新闻的项目变成了产品,也就是Buzzfeed,并大获成功。

JonahPeretti总结经验时提到过一点,「我们认为负责每个版块的团队同等重要,包括娱乐信息、新闻内容和社交广告」,而在传统的媒体架构中,新闻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娱乐内容和广告则会被认为是「二等公民」。

BuzzFeed的开创性在于将所有内容看做同等重要,只要它受用户欢迎。2015年,关于一件裙子的颜色是蓝黑还是白金的话题刷爆了全世界的网络,它就是由BuzzFeed一手推火的,这件事也被BuzzFeed内部列为典型事件,推动的编辑也被重奖。

Vice的历史更久,但它在报道选题时主动选择小众、年轻、亚文化,和主流媒体完全不同的报道是它越来越成为新媒体代表的根本原因。

今日头条和SmartNews代表了媒体的又一次改变,如果说BuzzFeed尝试把技术用于新闻选题,前者则直接把算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优先级甚至高于人类编辑。

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新闻app方便易用,而且有永远刷不完的信息。但它也充满陷阱,正如张一鸣所说,信息过滤的权力已经让渡给人工智能系统,而这个系统中也有每一位读者自己的意志。甚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读者已经是自己的新闻「把关人」,用更客观、全面的态度看待新事件,是每一位负责人的新时代消费者该做的事。

来源:爱范儿

来源: QQ/微信:lusongsong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