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牙膏:曾经王者 如今悲哀

|  阅读量 | 分类: 社会资讯 | 作者: 杰哥-松松编辑 | 时间:2016年09月23日 14:36
目前我国至少65%的牙膏市场为外资所控制。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逐渐消失或地位大幅下滑,比如美加净牙膏、白玉牙膏等已基本消失。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牙膏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基本上是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三分天下。唯一能跟外资厂商“有一拼”的国产牙膏品牌是“云南白药”。

外资入侵,被迫“易主”

1954年,一个国产品牌孕育而生——中华牌牙膏,如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中华牙膏名声远扬,多次获得荣誉。1986年在全国首届日用消费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信得过产品”。

70年代期间,中华牙膏迎来自诞生以来的第一黄金时代,在质量上有了长足发展,同时推出新品,将中华推向强有力的市场地位。

过去,无论你走入超级市场或者是街角的便利店,都可以看到中华牙膏的身影。在鼎盛时期,它甚至占据了全国牙膏产量的半壁江山,稳居中国牙膏市场销量第一位。

走过了六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中华见证了新中国牙膏产业发展、壮大到改革的全过程。1994年欧洲联合利华集团收购中华牙膏,以“中华”为名的牙膏品牌,已经不是国货了……

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不少民族品牌遭到打压甚至消失,作为民族第一品牌的中华牙膏,也无法避免被收购的命运,不得不加入英国国籍了,不再姓“中”了。

中华牙膏:曾经王者 如今悲哀 社会资讯 第1张

曾经的王者,如今的悲哀

曾经的王者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当时中国日化产品缺位很多国际流行技术,因此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愿望纷纷进行合资。

而外资巨头们的实际目的则是“以资本换市场”。合资公司并没有按照当初承诺的对中华牙膏进行推广,联合利华准备雪藏中华牙膏,主打“洁诺”。

外资巨头往往采取压制、雪藏的手段逐渐使国产牙膏品牌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从而达到外资牙膏品牌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

让联合利华意想不到的是,“中华”品牌早已深入国人心中,中华牙膏的市场影响力如此巨大。在几乎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中华牙膏在销售额上依然超过市场份额鲜有增长的洁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联合利华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毅然调整战略,继续打好“中华”这张“感情牌”,延续对“中华”商标的传承,并重新设计了全新的中华牙膏推向市场。

目前,中华牙膏市场销售良好,但这一国货名牌却已是在给联合利华创造利润。这是何等的悲哀,中国的品牌,卖得火热,却是给外资企业打工。

中华牙膏将重回民族品牌行列?

近年来,随着产业调整和振兴中华老品牌的需要,一些卖给外资的民族品牌相继被本土企业回购,最成功的就是“美加净”护肤品被上海家化收回。

面对外资品牌的入侵,国产牙膏也正在寻找突围之路。包括两面针、田七、草珊瑚、片仔癀都推出有纯天然中草药牙膏,冷酸灵、蓝天等也有中药牙膏推出。

所以即便现在联合利华手里握着一份“永久租赁”中华商标的协议, 但“中华”品牌会被国人重新收购还是存在可能性的。

2001年上海牙膏厂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坚决,甚至说出“一定要把中华牙膏的经营权从联合利华手里收回”的豪言壮语。

中华牙膏:曾经王者 如今悲哀 社会资讯 第2张

那些被收购的民族品牌

2004年以后,由于加入WTO的承诺和国企改革,外资在国际投资第五次并购高潮的推动下,纷纷采取并购方式进入我国,而且直接并购我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

很多国产日化品牌都在渐渐衰落,甚至退出大众视野。随着中国日化竞争环境的变化,有些黯然退场,甚至改弦更张。过去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

过去10年,本土日化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不少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所以,许多曾经名噪一时的国产品牌,其实不知不觉间已经改了姓,只是你还未察觉……

1、大宝:2008年7月30日,北京大宝化妆品公司被强生收购,成为美国品牌。

2、青岛啤酒:2002年与AB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27%的股权属于美国。

3、银鹭:在2011年8月雀巢完成了对银鹭60%股权的收购,成了瑞士品牌。

4、徐福记:徐福记在2011年将60%股份卖给了雀巢,时间刚好就在银鹭之后。

其实,类似的品牌还有很多,像美即、小肥羊、熊猫、哈尔滨啤酒、苏泊尔、南孚电池、三笑、活力28、小护士、羽西、丁家宜……

国产品牌要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专家认为,一方面,本土企业需要以消费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通过创造新供给,扩大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本土品牌的扶持,涌现更多优秀的民族品牌。但国产品牌能否复兴,仍取决于国内厂商本身的创新能力与自身的实力。

来源: QQ/微信:lusongsong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